今年以来,市财政持续发挥财政金融政策引导作用,不断探索服务企业发展、激发市场活力举措,通过落实贴息奖补、风险补偿等政策,有效帮助中小微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靠前服务,充分发挥财政贴息效益。及时调整优化科技贷、税融通、创业担保等贴息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和实施力度,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1-9月,全市共兑现贴息资金1263万元,撬动银行机构为3622户个人及企业发放贷款近35亿元,有效带动创业就业人数达2500余人。
二是主动作为,支持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全力推动企业上市挂牌奖补政策“免申即享”工作,实现皖企通、政企通、财政涉企系统、预算一体化系统无缝对接,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免于申报,真正让数据多跑路、企业不跑腿、资金跑的快。1-9月,共兑现省市级企业上市及挂牌资金923万元,惠及15户企业。
三是持续发力,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继续实施“政银担”风险补偿政策,不断健全和完善财政、担保及银行“三位一体”的小微企业担保风险分担机制,及时兑现风险补偿资金1600.3万元,助力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截至目前,全市“政银担”新增担保15.7亿元,担保余额达27.2亿元,累计惠及中小微企业518余户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