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财政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聚焦服务“三农”领域,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21.81亿元,较上年增长0.66亿元,为绘就具有“山水铜韵”的乡村“美丽画卷”提供了财政支持。
一是执财政“金色画笔”,守粮食安全底线。认真落实粮食惠农政策,为实现粮食丰产、兜牢粮食安全底线提供有力财政保障。2023年,拨付扩种油菜、集中育秧等稻油生产发展资金1794万元;下达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稻谷补贴等3.9亿元,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合理性,呈现出一幅沃野金黄粮满仓的新美景。
二是执财政“绿色画笔”,建宜居美丽乡村。努力克服财政收支压力,坚持投入与市级奖补相结合,为全市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提供有力支撑。2023年,各级财政安排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改厕、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资金近1.6亿元,强力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顺利进行,展现了一幅乡村环境绿色生态文明的新画卷。
三是执财政“蓝色画笔”,注产业发展活水。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不断加大财政投入,落实产业发展政策,逐步提高乡村产业占比。2023年,市财政安排现代农业专项资金约2300万元,惠及我市农业企业及经营主体220余家;拨付各级财政衔接资金2.85亿元,其中市本级1.13亿元,在各级投入中占比最高,产业类项目占比高达68.26%,擘画了一幅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蓝图。
四是执财政“红色画笔”,严财政资金监管。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涉农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的通知》,强化涉农资金管理监督,定期调度农林水大类资金和重点涉农资金支出情况;利用财政一体化系统、直达资金系统做好日常监控工作,严守红线,指导县区在加快项目实施和资金支出进度的同时,规范使用资金,不断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筑牢财政资金支付“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