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认真领悟新时代财会监督内涵,主动扛牢财会监督主体责任,推动市县财会监督工作迈出坚实步伐,放大财会监督综合效能取得积极进展。全年查补财政收入963.65万元,直接核减财政资金3509.1万元,盘活存量资金逾1.6亿元,跟踪落实整改各类财经纪律问题103个。
一、 提高站位、坚守定位,准确把握财会监督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
一是突出固根本,坚定不移配合党内监督。建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召集人,财政、纪委等16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财会监督联席会议制度,把监督的着力点落实到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各项财政政策举措执行上,保障权力合法合规运行,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助力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制度建设。二是突出抓关键,坚定不移强化预算监督。事前预防实现绩效评审与预算评审一体化融合,作为预算安排的依据;事中控制充分利用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执行监控模块,实现资金分配、下达、使用全过程动态监控;事后开展预算执行监督检查、预算单位账户资金清理,建立预算执行考核奖惩挂钩机制。三是突出重长效,坚定不移抓好整改落实。做好监督检查后半篇文章,督促相关部门落实整改主体责任,清单化整改事项103个,持续加强跟踪问效、督促检查,逐个销号;同时,强化成果运用,从发现问题源头上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发布提醒函,推动同类监督主体加强监管、完善制度、防微杜渐,做到发现一个、整改一域、治理一片。
二、聚焦重点、提升质效,持续强化财会监督工作的震慑力、穿透力
一是推动资金穿透监督。紧紧围绕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主动担当作为,全年共开展居家养老、乡村振兴、公积金、暖心促销费等17项专项资金检查,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地见效。二是深化日常职能监督。强化财政支出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在预算执行、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等方面打好“组合拳”,既发挥财会监督发现问题、纠正问题的作用,也发挥业务管理科室、单位日常源头治理的作用,推动形成长效机制,做到监督成果与预算执行、财政职责监督相结合。三是聚焦基层财政提升。积极履行财会监督主责,聚焦财经纪律重点内容,组织全市38个乡镇财政所(分局、中心),对收入、支出、货币资金管理等6个方面30个重点问题开展全市基层财政财经纪律重点问题专项整治,市县镇三级联动共同促进乡镇财政、村级财务监管水平提升。
三、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切实增强财会监督工作的协同性、实效性
一是建立协作机制,深入融合纪检监督。市财政局党组与纪检监督建立协作会商机制,联合纪委监察部门开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等方面检查督导;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联合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荣获全省财政财务优秀科研成果调研报告一等奖。二是成果综合运用,主动配合巡视巡察。建立市委巡察机构与市财政局协调协作机制,42人入选财政巡察储备人才库,抽调11人次参与巡视巡察;巡察前就财会监督领域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巡察后从财政角度落实落细市委巡察发现财会监督领域问题和不足整改,畅通双向成果综合运用机制。三是推动信息共享,协同互补审计监督。建立审计监督与财会监督协同贯通机制,审计与财政一体谋划、协同开展;年度计划安排事先征求意见,实行“财审互促”;完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财会监督报告、绩效评价成果、审计报告互通共享,实行两类监督优势互补、同向发力、力量叠加,进一步放大监督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