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利体育

2017年度“3+5+X”专项资金启动申报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日期:2017-06-16 15:26 来源:企业科 访问量:
 

2017年度“3+5+X”专项资金启动申报

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市财政局:

问: 2017年财政涉企扶持政策做了那些优化?

答: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放大作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坚持“问题导向”、“市场导向”和“绩效导向”,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财政扶持政策进行了优化。

一是推动资金基金转变。继续对2016年债权投资5000万元继续转作政府出资的产业投资基金,变债权为股权;推动已设立的各支基金开展实质性运作,变基金为投资;着力基金体系建设。设立铜陵市天使投资基金,支持初创期、成长期中小企业发展;鼓励铜陵发展等通过发债等方式融资设立基金,财政给予贴息支持,建立与全市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基金体系,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二是推动扶持项目由点向面转变。安排6000万元担保资本金,支持担保体系建设;设立3000万元的科技型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建立融资项目库,实行市场化运作,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安排8000万元支持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大力推进“三重一创”;通过一次性奖补、优先享受市级财政扶持政策等方式,支持国家级、省级政策发展平台建设。

三是推动扶持政策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完善了第三方评审、竞争性分配等制度,采取贷款贴息、投资奖励、后补助和以奖代补、科技创新创业券等多种组合扶持,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设备补贴+融资担保+基金参股”的方式,广泛吸引外来资本;落实“政府补助+财税扶持”政策,广泛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养老服务等社会事业领域;采取“政府融资平台+投资企业”共同运作的方式,建设特色小镇。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一)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今年已是第5次实施,本年度资金支持方式较往年有什么变化?

答:2011年,我市开展了首次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申报,6年来,先后尝试过奖补、债权(参股)、贷款担保、购买社会服务等多种方式,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资金需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分类支持,有效推动了企业成长、加快了项目建设、撬动了社会资本跟进。

近期,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省委、省政府对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有必要对《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修订,以更好对接最新政策,提高资金效用。具体修订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增补市级基地后补助条款。2016年,我市设立了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先进装备制造、精细化工4个市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每年安排8000万元奖补资金支持。年中、年末分两次对市级基地企业的产值、税收等指标进行评估,根据目标完成情况按比例给予补助,激励企业做大规模,提高财税贡献。二是删除债权(参股)资金条款。将财政资金资本化运作交由专业的基金公司实施,以风投基金、创投基金、天使基金、种子基金等方式投入,降低资金风险,提高资金回报率。三是保留贷款担保资金条款。每年安排6000万元,作为资本金注入市内政策性担保公司,增强对中小新兴产业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四是调整创新平台建设奖补标准。奖励补助额度保持3000万元,支持内容包括突出贡献奖励、创新平台建设奖补、新认定省新兴产业企业工作经费补助、购买社会服务。其中创新平台建设奖补标准,依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铜发〔201632号)进行调整,避免政策间冲突。

(二)我市现代服务业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哪些领域?

答:根据《铜陵市现代服务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17年修订稿)的规定,我市现代服务业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领域主要包括现代物流业、金融业、电子商务、服务外包、商贸服务业、对外经济、会展经济、重点项目、旅游休闲业、教育卫生和养老服务业、新网工程、粮食产业、文化产业、邮政快递等十四个方面。

此外,为鼓励我市服务业企业提质增效和推进服务业集约化发展,《管理办法》还在对销售额5亿元以上的批发企业、1亿元以上的零售企业、商贸业“个转企” 、“下进上” 新实施“一套表”直报的企业和推进服务业集约化发展等方面明确了具体的奖补措施。

 

 

 

 

市经信委:

问:今年的工业转型升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与往年比,有哪些重点的变化?

答:新修订的《管理办法》主要从增强可操作性,突出创新、标准引领等方面,突出公平公正,对原办法进行了修订,重点变化内容包括:

(一)重点支持(铜加工、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药品、纺织服装)成长型企业发展。对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纳入年度工业投资导向计划的工业技术改造项目,凡当年新增设备投资100万元及以上的,按8%比例,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给予奖励。奖励资金由市、县(区)财政各承担50%

(二)对市级管理创新年度综合评审排名前四位的企业,分别给予10万元奖励。

(三)对主导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企业,分别给予每个标准一次性奖励50万元、20万元,单个企业标准最高奖补70万元。

(四)在项目申报程序上,我们严格要求业务部门会同市财政局,按照管理渠道分别负责专项资金申报项目评审,成立评审小组,其中企业设备补贴类、节能类、两化融合类项目委托第三方进行评审,评审意见提交评审小组审核。

 

 

 

 

市科技局:

问:去年底,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请问今年的创新创业专项资金在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

:20161223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铜发〔201632号),对我市创新驱动发展进行全面部署。我局今年修改创新创业专项资金办法时,就是以铜发〔201632号为主要依据,进行调整完善,并全面对接今年422日省政府出台的《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皖政〔201752号),对皖政〔201752号中要求市(县)予以先行资助或补助的事项,本次修订均予以全部调整完善到位。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完善:一是突出企业是创新主体。在铜基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智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先进装备制造、精细化工、节能环保、通用航空、绿色食品等领域部署实施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并对企业承担省级国家级科技重大专项予以补助。二是注重创新平台建设。对依托企事业单位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技术转移机构给予一次性奖励或补助,并按年度开展绩效考核,择优予以奖励。三是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企业以技术入股、转让、授权使用等形式吸纳外地科技成果在我市转化,或与高校院所在铜联合开展技术项目开发的,按比例给予补助。

 

市农委:

(一)问:2017年市农委如何深入实施“菜篮子”工程?

     答:“十二五”期间,我市逐年加大投入,大力实施菜篮子工程,菜篮子产品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菜篮子产品自给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但与满足百姓需求与保障市场供应仍有一定差距。为此,为保障菜篮子产品有效供应和质量安全,2017年我委将深入实施菜篮子提升工程。

    目标任务:开展“伏缺期”蔬菜生产补助1500亩,大力推广应用蔬菜“三新”技术;建设钢架大棚1000亩,连栋温室6000平方米;创建标准化绿色健康养殖示范场6家,促进畜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建设与补助标准:“伏缺期”蔬菜生产单位连片种植50亩以上,主要品种为小白菜(上海青)、生菜、苋菜、菠菜等,产品达无公害农产品要求,7-9月份供应市场。“伏缺期”蔬菜生产每亩补助1000元,钢架大棚每亩补2000,连栋温室每千平方米5万元。以上补助资金市、县(区)财政按1:1比例配套。标准化绿色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生猪:能繁母猪存栏200头以上或年出栏肥猪2000头以上;蛋禽:存栏1万只以上;肉牛:年出栏50头以上;羊:年出栏100只以上)每家补助15万元。

 

相关附件:

    【添加收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相关信息
      十大正规博彩平台推荐 太阳城娱乐 线上赌博app 2026世界杯投注 半岛体育 世界杯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