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利体育

2018年铜陵市财政专项资金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日期:2018-06-22 08:10 来源:企业科 访问量:

各位朋友:

下午好!首先,对各位莅临新闻发布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支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闻界朋友和企业界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提高企业对财政扶持政策措施的知晓度,指导企业用好用足财政扶持政策,营造社会舆论氛围,下面我就市财政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有关情况和2018年工作安排意见等介绍如下。

 

一、关于财政专项资金政策完善情况

2014年,根据《关于印发铜陵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五个办法的通知》(铜政办〔20147号),由市财政牵头整合原有17个部门37项专项资金,形成了“1+4”财政专项资金政策体系。自2015年起,每年根据市委市政府新出台的产业扶持政策,并结合绩效评价结果,对项目进行动态调整。2016年,市财政局会同相关部门对市级财政专项资金进行深度整合,着力构建“3+5+X”财政扶持实体经济政策新框架(“3”:产业引导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5”: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创新创业资金、现代服务业资金和现代农业资金;“X”:若干项基金、资金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等)。通过不断优化市级专项资金,明确了支持产业发展的重点,有力调动了社会资源支持经济发展,实现了政府、社会、企业多方共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财政投入逐年加大。20142017年,市财政通过预算安排、盘活存量等统筹各类财政资金,分别安排市级财政专项资金2.9亿元、3亿元、3.3亿元和3.6亿元,年均增长7.4%,极大增强了政府财力统筹能力,有力的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二是资金扶持更加精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按照保留完善、新增并入、取消下放等方式,予以政策调整。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大力推进“三重一创”,支持担保体系建设;进一步支持制造强市、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现代农业和创新创业等产业发展。

三是扶持方式更加有效。将以往“直接投入”逐步向“间接投入”转变,变“资金拨款”为“基金投资”。2016年市财政共筹措拨付政府出资金基金2.5亿元,支持组建了“风投、创投”等基金;2017年设立“绿色转型发展基金”,市财政出资3亿元。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效应,打开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实体经济通道,为经济转型提供持续成长新动力。

四是申报程序更加便捷。落实“放管服”,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减少申报流程和申报材料,节约企业申报时间和成本。将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工作下放到县区管理,对产业基地建设、土地税扶持政策兑现,由每年一次调整为半年一次,项目审核和资金拨付工作得到全面提速。

五是发展合力明显增强。优化专项资金设立,按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立专项资金设立的专家评审制度和科学决策制度。各部门协同合作,市区上下联动,财政部门负责安排资金,主管部门负责政策统筹,县区负责政策跟踪落实,政府支持经济发展合力显著增强。

 

二、关于2018年工作安排意见

为全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常态化工作,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市财政部门主动作为,力争资金早投入,企业早受益,发挥财政资金的时效性。在政策执行保障措施上做到“四个突出”:

一是突出支持重点。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五大发展行动计划,落实省委省政府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把中央、省、市政府促增长的措施细化落实为财政扶持政策,大力实施“三重一创”,推动“铜陵智造”升级,坚持“双招双引”首位工程建设,支持绿色生态、循环经济、现代金融和服务业发展。2018年“五项资金”投入总规模3.8亿元资金,比上年增长6%,进一步发挥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切实降低实体经济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二是突出动态调整。坚持“问题导向”、“市场导向”和“绩效导向”,按照规模总量控制、项目有进有退、资金突出绩效、集中归口管理的原则,依据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对项目实行动态调整。2018年,“五项资金”扶持项目共计107个,其中:保留49个,完善53个,新增13个(含市委、市政府已出台的政策),退出8个。有效的调整了财政支出结构和投向,打好财政政策与税收政策、产业政策、货币政策的“组合拳”。

三是突出流程优化。各主管部门制定了实施细则和评审办法,方便操作实施,进一步优化了申报流程,加强项目审核,每一条政策都明确到具体的责任部门和联系人,主动压实责任。减少资金拨付环节,按照“谁先做好、谁先兑付”原则,经主管部门审核并经市政府同意后,资金直接拨付至相关企业。对县区承担的配套资金,由市财政超调资金予以支持或由市财政先行垫付。

四是突出绩效评价。坚持项目“当年实施、当年评价、当年运用”,全面客观反映项目实施效果,对绩效评价效果好,加大扶持力度,对绩效评价效果一般的,提出完善意见,对绩效评价效果差的,不再继续扶持,有效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投向,增强绩效评价工作的时效性,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及时性,进一步优化财政支持政策范围和方向。同时形成有效的绩效问责与激励机制。落实黑名单制度,对发现弄虚作假、违规套取财政资金的,取消申报资格,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希望新闻界的朋友和各位企业家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财政工作,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幸福美丽新铜陵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相关附件:

    【添加收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相关信息
      太阳城娱乐 皇冠博彩 威尼斯人娱乐城 太阳城娱乐 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 沙巴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