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利体育

关于《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陵市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23年修订)等四个办法的通知》的政策解读

日期:2023-03-28 11:03 来源:永利体育官网 访问量:

一、起草背景和依据

(一)起草背景

为发挥涉企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结合省财政厅等部门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试点工作要求,以及市委丁纯书记在《优化我市涉企扶持政策建议》的批示精神,市财政局牵头对现有涉企政策进行清理整合,巩固深化“免申即享”改革成果,扩大免申即享覆盖面,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企业,推动我市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二)优化依据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方案的通知》(皖政〔202260号)文件要求,以及经市政府批准,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印发<2023年市级涉企财政专项资金政策整合优化工作方案>的通知》(财企〔202225号)。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我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突出亩均效益评价结果运用,推动我市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发挥涉企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起草过程

一是建机制。建立了由政府主导、财政牵头、部门联动,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结合零基预算和涉企政策兑现“四网融合”试点要求,20229月底,会同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和市农业农村局下发了工作方案,明确了优化目标、原则、实施步骤和时间节点。

二是抓清理。组织各部门对现有扶持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对涉企扶持政策,执行超过3年(含3年)的退出;上级已经取消的退出;单个项目奖补资金10万以下(考核类政策除外)的退出;对政策已到期、目标已完成的涉企政策退出;绩效评价75分以下的政策退出。对非涉企类扶持项目,实行先清理、后规范。

三是重协同。市财政发挥牵头作用,多次上门与主管部门开展工作会商,解读零基预算编制政策,制定了新增涉企扶持政策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办法,专题征询市人大、市委巡察办、市审计局、市民促局等单位的意见建议。2022112日,市财政局组织召开了18个项目主管单位参加2023年市级财政专项资金政策优化工作推进会,督促相关部门加快进度,布置政策支出预算绩效目标编制要求等相关工作。

四是严评审。20221119日—20日组织开展了2023年涉企扶持政策优化评审,成立了由市人大、市政协、市审计局、县区分管领导、企业代表和商会、行业协会等参加的评审专家组,集中开展了涉企扶持政策评审,下发了专家评审意见。主管部门根据评审意见,科学设置专项资金绩效指标和优化政策条款,启动了申报指南和实施细则的编制工作。

五是优结构。对市政府出台的口岸及B保扶持政策纳入整合范围,优化市级财政专项资金政策体系;对新认定各类中心(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创新中心)和外贸类出口奖励政策,实行跨部门整合;对各部门相近的政策条款,实行整合归并,优化政策文本和具体条款,结合优化营商环境,在项目申报审核程序中完善了惠企政策申报平台、涉企信息系统比对等规范操作。

四、工作目标

按照“政策一看就懂”、“审核全网通办”、“资金一键直达”的总体目标,全面优化产业扶持政策。

一是建立产业扶持项目库。各政策主管部门申报涉企产业扶持政策项目,采取财政初审、专家论证、绩效审核等程序,纳入预算项目库管理。未开展评估或评估未通过的,一律不得纳入预算项目库。

二是编制产业扶持项目清单。根据2023年工业转型升级资金等四项资金政策,统筹编制产业扶持项目清单未能纳入当年产业扶持清单支持的项目,按照零基预算要求及项目“有进有退”原则列入以后年度滚动支持。

三是坚持专项资金规模控制。涉企扶持专项资金实行预算总量控制、一年一定,结合招商引资政策和国家“组合式”减税降费支持政策,2023年切块资金在2022年兑现基础上原则上压减1/3,转为基金的方式支持产业发展,确保产业扶持资金投入只增不减。

四是推进惠企政策“一网通办”。进一步优化“铜陵政企通”政策兑现平台,实现铜陵政企通、皖企通、涉企系统和预算一体化“四网融合”,全面开启涉企扶持政策“在线申报、在线审核、在线兑现”模式构建政策资金“一键送达”长效机制。

五、主要内容

1)工业转型升级资金政策。支持领域包括8个方面。具体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2条、鼓励工业企业上台阶3条、支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3条、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2条、推进企业融资3条、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5条、支持优化外贸结构3条、鼓励矿山关闭退出1条。

2)创新创业政策。支持领域包括10个方面。具体为: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2条、引导企业高质量发展7条、支持各类研发平台设2条、强化双创孵化平台建设3条、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构2条、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1条、推进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1条、推动质量强市战略10条、商标品牌战略2条、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与保护5条。

3)现代农业政策。政策支持领域包括2个方面。具体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发展12条、加快促进生态林业发展4条。

4)现代服务业资金政策。支持领域包括10个方面。具体为:“税融通”“科技贷”贷款贴息2条、促进内外贸高质量发展政策12条、文化旅游休闲业奖补政策7条、养老服务业政策1条、促进集聚区发展政策1条、鼓励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升规入库1条、物业服务考核奖励政策1条、建筑业创优工程奖励政策1条、人才(青年)公寓运营政策1条、粮食应急体系建设项目奖励政策2条。

六、主要任务

一是优化财政资金投向。建立“多中选好、好中选优”竞争性分配机制,增强政策激励作用;对市级评审认定类项目,提高扶持门槛,对穿透审查属于重复补助的政策予以整合,全面提升资金使用绩效。

二是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结合我市产业发展支持方向,动态调整完善产业扶持政策,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政策实施精准性和有效性。

三是建立“基金+资金”产业扶持政策体系。市、县区财政共同出资设立产业发展引导母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组建子基金,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体系。

七、创新举措

一是政策兑现“一网通办”。市级涉企扶持政策申报一律通过“铜陵政企通”政策兑现平台开展线上办理,其中免申即享政策实行部门发起、企业确认的兑现流程,提高政策兑现效率。二是推深做实“免申即享”。免申即享类政策原则上不压减,优先纳入产业项目扶持清单予以重点保障,对免申即享占比低于75%的部门不得新增扶持政策,2023年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四个办法免申即享条款占比超80%,市财政“免申即享”实施情况作为下一年度财政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三是突出市场化支持。严格控制竞争性领域财政投入,更多的采用担保、贴息、保险、政府采购等市场化支持方式,强化对具有正外部性创新发展的支持,加快设立政府性产业引导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带动放大作用。

八、保障措施

一是同步落实配套措施。各政策主管部门根据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制定具体评审实施细则和年度申报指南,开展政策“颗粒化”改造,全面做好政策宣传解读,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是建立兑现挂钩机制。A类或获得星级评定的企业按照应享受政策扶持资金的100%予以奖补,B类企业按照80%予以奖补,C类企业按照50%予以奖补,D类企业不享受政策奖补;对免评企业、过渡期企业,按80%50%两档进行奖补,其中:企业财政贡献高于财政补贴金额的按80%奖补,企业财政贡献低于财政补贴金额的按50%奖补。

    三是加快涉企政策兑现。一季度启动政策兑现,上半年政策兑现大头落地,免申即享政策资金统一由市财政兑现,审核类政策资金采取市、县区同步兑现扶持资金。对上半年未完成政策兑现的部门,压减下一年专项资金预算。

相关附件:

    【添加收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相关信息
      皇冠体育 博彩app 威尼斯人博彩 2026世界杯买球 太阳城app 体育博彩app